世界百科知识
看百科就上信息百科网

印度之旅|特殊学校的孩子-印度游记《菩提树下

印度北部第三集
在新德里的旅程,除了去泰姬陵和灵曦堂,我们没有做其他的计划,我们的行程取决于旅途中所接触到的人,通常会因为遇见一位新朋友而得到意外的馈赠。在新德里的最后一天,我们意外的馈赠来自新认识的阿里博士。
阿里博士是一位学者,他活跃于印度的学者界,经常发表演讲。我们是在灵曦堂认识的,随即他邀请我们去参观一所他管理的“特殊学校”。
其实“特殊学校”不需要加引号,因为在那里上学的孩子还真的都是特殊儿童。
这所特殊学校坐落在新德里的郊外,我们开车差不多用了一个半小时才到达。
到了目的地,没有校门,没有类似学校的建筑,只有民房。随后,阿里博士把我们带入一个类似民居的地方。那里有三个房间,其中一个房间坐满了孩子。原来,这就是那所特殊学校。三个房间,一个做教室,一个做饭堂,一个做厨房,还有两个厕所,还有一个小小的院子。仅此,别无其他了。
我们走进教室,孩子们都看着我们,开始激动起来。有一个孩子,不受控制地就要求先生抱他。先生跟他握手,他索性就像宝宝一样攀爬在先生身上,再次要求抱抱,而他已经有7岁大了。在场的老师立刻制止了他,怕打扰到我们。而我看得出来,他不是一般的孩子。
我们坐下来,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像这个孩子一样,用着非一般的方式来表达着自己。阿里博士随即跟我们说起了这些孩子的情况以及这个学校的诞生。
一位富有的女士创立了这所学校,专门收留残障儿童。女士的全名不是很记得了,只记得她名字最后有一个kaur的称呼,那是女性锡克教信徒的尊称。学校几乎每个孩子都先天患有障碍,比如听力受损的、视力受损的、智力发育迟缓的、精神障碍的。学校为孩子们提供校服和午饭,以及印度语、英语和数学的教学。这位富有的女士去世她的儿子接管了这所学校,然后聘用阿里博士作为管理者来维护学校的秩序。现在学校一共有34个孩子,我们看到了墙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各个孩子的情况,其中有四个是正常的。阿里博士解释说:
“这些正常的孩子本应不需要进来我们这种学校,只因他们的家里太穷了。父母又没有教育的意识,不会送他们上学,而且在家里连饭吃不上,也没有衣服穿。他们来这里起码午饭是有保证的,校服我们会发两套,这样他们就可以换着穿了。”
看着这些孩子们,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感觉。他们会对你好奇,很想亲近你,有些还很激动,就像那个要先生抱抱的男孩。我们伸手去握住他们的手,他们会感觉自己的需要被满足,会笑得很灿烂。
这里有两三个老师,还有一两个负责煮饭的阿姨。黑板上还写着英语和印度语的字母和音节,正常孩子很容易掌握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是极其困难的。
阿里博士作为管理人员之一,他要时不时过来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其中最重要一条是食物的安全问题。他会吃和孩子们一样的饭菜来确保食物的安全。我们当天也学校里吃了午饭。饭菜简单,全素,还有一点奶制品,但是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已经是天堂般的食物了。他们的家庭多数为穷苦人家,遇到先天有障碍的孩子,父母为了生计奔波,更加不懂得,也没有时间来料理这样的孩子。阿里博士还有一项工作,就是教育家长,让他们学习最基本的对待这些孩子的方式,因为学校只是一种弥补,等孩子长大了,他们的需求和存在的潜在问题会更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需要同步进行。
看着孩子们吃着那么简单的饭菜,想想我们有些家庭,给孩子喂饭的时候像祖宗一样伺候着还不肯吃;也想想自己,平时吃饭还要分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分别摄入多少,限制脂肪,讲究这个那个的,印度之旅就像一面镜子,让我反观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需求。他们哪里会嫌弃碳水化合物,哪里会嫌弃脂肪,有食物吃已经很好。这些分别心,是文明的进步的产物,还是人自身污垢的产物?这次旅行之后每当我对食物产生分别心或者浪费的时候,开始有一个声音响起:
想想特殊学校里的孩子们吧,我应该珍惜每一口食物。
在这些孩子里面有一个女孩其他方面都正常,可能是先天声带问题,她不会说话,只能用手语来和人交流。但是她其他的学习能力都很好,特别是模仿跳舞。她现场给我们展示了一段。看着这些孩子们,他们生理上是有缺陷的,内在呢?他们的灵魂也有缺陷吗?以前我和先生探讨过这个问题,特别是当我亲眼目睹过一些患有精神疾病的孩子或者大人的时候,我总是会想,他们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
后来,先生给我举了一个例子。
他说,想象一下,一个人的灵魂就像太阳的光线,不管那个肉体如何,这些光线都是永远存在的。在尘世,称之为“人”的存在,正常的呈现方式是:灵魂和肉体是同步的。就像太阳底下放着一面镜子,如果太阳光和镜子之间没有障碍,镜子也光洁,那么镜子能很好地反射出太阳的光芒来。换句话说,灵魂是如何的,肉体也会一览无遗地呈现出来。那如果太阳光和镜子之间存在很多“云”,这些云阻挡了阳光,那么镜子就无法反射太阳的光芒了。这面镜子就会变得很晦暗,时间长了,更会布满尘埃,再也反射不出光来。那么有先天残障的人,就像是太阳和镜子之间存在着“云”,甚至是“乌云”,他们的灵魂无法通过肉体来呈现。受损的不是灵魂,是他们的肉体,导致灵魂和肉体无法同步。在尘世间看来,生理的缺陷让他们无法以这里的法则进行生存,无法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他们的肉体和灵魂是分离的。但是要记住,我们看待他们的时候需要看到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和我们一样,而不是只看到他们受损的肉体。
先生这么说我释然了,起码他们的肉体衰竭之后灵魂可以自由。就像当初科学家霍金去世的时候,有朋友在朋友圈说:“一个身体的囚徒终于获得自由了。”我们很清楚,限制霍金的是身体,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够跨越身体,去看到他那强大灵魂。那么,其他有残障的人群,背后同样有这样一个灵魂。他们只是没有一个健康的、在尘世间用来交流和行动的工具。我感受到这些隐藏在肉体背后的灵魂,是那样的孤寂。
当你看到这些,你会感到自己拥有得太多。我们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有一个媒介可以呈现灵魂的本质。可是,我们有很多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多幸运,无视身体,甚至无视灵魂、丢失灵魂。
先生还说,对于这些先天有残障的人,上天对他们的爱也是一样的,这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唯一平等的东西。不过上天对他们在这个世界的期许会不一样。有很多人很想成为富人,有天赋的人,可他们不知道,上帝给了你天赋,给了你财富,上帝对你在尘世间的期许也会更多。他不会白白给你这些东西,他给你,他也同样会给你等同的考验。
听到这里,我们到底还要不要祈求财富和天赋呢?
也许我们祈求的不是具体的某样东西,而是应该这样祈求上帝:
请你赐我你认为合适我的一切吧!
那下面,我就邀请大家欣赏这位说话有障碍的女孩跳的一段舞蹈。记住,她的灵魂和我们一样,都是怀着上帝的爱而降临人间的。
和阿里博士离开了特殊学校,他带我们前往他经常做演讲的,印度顶尖学者的聚集地:indiainternationalcenter,简称iic。
iic里面环境优美,是学术界的殿堂。我们参观了园区,看到有工人正在搭建一个露天的搭帐篷。原来他们在准备一个节日,这个节日会持续很多天,而且还会对公众开放。只可惜我们在节日开幕之前就要离开印度了,不然我们一定来参加。
印度的露天活动场所的搭建还真的和我们很不一样。他们用的材料是布。工人们很熟练,不一会儿就把帐篷搭建起来了,而且还富有美感,远远看去温馨且优雅。布料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而且他们全部用捆绑的方式来固定,完全不需要用钉子。我感觉这种材料真是比钢筋水泥塑料漂亮多了。
逛完了iic,已经是傍晚,我们回到灵曦堂,准备做最后的祈祷,然后动身前往机场。
灵曦堂在夜幕中显得那样沉静,游客们都走了,园区里虫鸣声开始越来越多。我们在它关门之前进去,里面空无一人,那股寂静吸引着我坐在至大圣名的正中央。调整呼吸,回顾了这15天来在印度的种种经历,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真不愿意离开啊,可是万事都有终结,总有离别的时候。我们在那里再次诵读了婚姻祷文。
我的上帝啊!荣耀归于你。在你慈悲的庇荫下,这对男女仆人确已会聚,借你慷慨恩泽而喜结连理。主啊!在你现世和天国中扶助他们,以你的恩赐为他们命定种种裨益。主啊!坚定他们的服务精神,扶助他们奉献于你。让他们在你的世界,成为你圣名的征象。以你的恩赐护佑他们,今世来世,无穷无尽......
不知道为什么,在那里诵读这篇祷文,句句入心。
“坚定他们的服务,扶助他们奉献于你”仿佛是临走时他对我们的叮嘱。想起那位建特殊学校的女士,她的奉献在人类世界里算是很小规模的,世界上也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帮助的特殊儿童,而不管有多小,她起码踏出了一步,真正地伸出援手。所有的服务都不在于小,而在于我们真正去做,特别是当富人有意识帮助穷人的时候。一位先知说过:
我们是一海之珠,一树之叶。
穷人和富人都一样需要生活在这个星球上。而这些微小的服务就像水滴,它独立起来是那样的卑微和脆弱,当它们汇聚起来,却可成为**。不管这些水滴来自哪个宗教,何种人群,我们的水滴都会汇总到一起,因为这些水滴力量之强大,它能让沉睡的灵魂复苏。就像阿纳丝塔夏说的,我们在地球母亲的表面建起了钢筋水泥,对于她来说是一种负荷,她不喜欢这些东西。可是她也极度敏感,每当我们赤脚走在土地上,用手捧起一撮土,她都能很快感应到那份人类对她的爱。那么,这些水滴就像我们用手、用脚去抚摸大地母亲,她能够很快感应到,水滴们会影响着整个宇宙的运转。
当我坐上前往机场的车时,万家灯火,熙熙攘攘,印度的街道一如既往的热闹,这里的人们将继续他们的生活,而我将回到我的国度继续我的生活。
当我看到飞机窗外,从地平线上出现的第一缕阳光时,我已经达到了祖国的领空。15天的旅程宣告结束,我们拖着行李,迎接了早晨第一束到达地面的阳光。
“坚定他们的服务,扶助他们奉献于你”将一直敦促着我们,包括写下这篇文章的此刻。
感谢你阅读至此,印度之旅的所有游记已记录完毕,下一篇将会是最后一篇:总结篇。感谢你这么多天来听我的絮絮叨叨。(合十礼)
【印度游记合集】
印度之旅|热身:斯里兰卡的5个小时
印度之旅|着陆南部,迎接我的众神和喇叭声
印度之旅|昨日你播下种子,今日我和你收获果实
印度之旅|一场突如其来的“印度婚礼”
印度之旅|印度的牛津:潘齐加尼
印度之旅|世界上有一种感情叫:我毕业于newera!
印度之旅|有一种旅行叫:去遍所有的灵曦堂
印度之旅|泰戈尔: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
【本文完】
夜莺
一只用文字唤醒人们的鸟儿~

游记 | 印度 | 2 神庙篇1

先简单介绍下印度的宗教史。
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左右,古印度《吠陀经》问世,印度神话由此而出现了轮廓。吠陀神话里所描述的最大的神是因陀罗,他是天帝,众神之首。
在这一时期诞生的古婆罗门教强调种姓制度,宣扬诸生生而不平等的教义。婆罗门教发明了轮回与因果报应的学说,认为今世的祸福是前世的修行和种种善恶的报应,而今世的种又可决定来世的祸福。
自婆罗门占据印度社会的首要地位后,印度便永远成为宗教的国家,人民的一切生活都要照宗教的规定去做了。受到婆罗门教影响的古印度神话除了鼓吹种姓制度之外,还存在着严重的女性歧视现象,女神不仅数量少,而且地位低。
在公元前四世纪之前,印度最大的两部史诗出现——《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在这里,因陀罗等神的地位被削弱,印度神话中出现了三大主神,他们分别是梵天、毗湿奴和湿婆。
梵天(brahma):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四面四臂,手持吠陀,坐在莲花上或乘骑天鹅。
湿婆shiva:创造和毁灭之神。
毗湿奴visnu:保护之神。
印度比较大的神庙,基本供奉的就是这三大神。
brihadishwaratemple.thanjavur.布里哈迪锡瓦拉寺(始建于1003)
从钦奈驱车到位于坦贾武尔的神庙约350km,需6个小时。
布里哈迪锡瓦拉神庙(brihadishwaratemple),又称朱罗神庙,是世界第一个全部用花岗岩建造的印度教寺庙,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由朱罗王朝国王在1003-1010年(罗贾罗贾一世时期)建立,供奉湿婆神。用了上万吨世界上最硬的花岗石来建其理想庙宇。所搬运的花岗石足够建造吉萨金字塔。至今1000多年.
坦贾武尔(thanjavur)是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城市之一,位于高韦里河(kaveri)的南岸,曾经是朱罗王朝的国都。
神庙是典型的南印神庙风格,平面为长方形,两重城墙,外墙四角有圆形角楼,内墙有一圈石柱廊,中间为主殿。
据神庙石碑上的铭文记载。公元11世纪初期,坦贾武尔有数百名祭司和神庙中的舞者、鼓手、吹笛人、洒水人、点灯人、洗衣人等,总数超过600人。这些人每天在神庙里工作半天,其余时间去国王赏赐的农田干活。他们和寺庙间的契约刻在石头上,上面写明,使用耕地的代价是参与神庙建造,并且要在举行仪式时拉装饰豪华的神车。
第一道门
第二道门,门的两边有舞蹈中的湿婆的两个雕像。
神庙坐西朝东,东门建有门塔。神庙长240米、宽125米,院落由回廊环绕,围廊顶上立了一排小小的神牛。
院内最东为神牛殿,内供湿婆的座骑神牛黑色石雕,据说这是印度第二高大的神牛像,高4米,重25吨,用一整块黑色花岗岩雕刻而成。
穿过神牛殿,是高66米13层的天宫大宝塔。装饰精细、神龛和壁柱众多,顶上饰有八匹公牛描绘印度教万神殿的雕带,使它成为朱罗艺术的一件杰作.
下层以其壁画之精美而著称于世,七层则有《舞论》中介绍的约80种舞姿的优美的浮雕像。《舞论》是一部公元一世纪时的论著,也是印度古典舞蹈原则的基础。
主殿周围有一组保护性的小神殿。其中之一是专门奉献给罗罗王的精神导师喀鲁武拉的。

印度游记《菩提树下,恒河水上》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菩提树下,恒河水上》两个人,两种语言开启一段静谧、幽远、狂野的旅程一本书,满足你对印度的所有想象北京大学南亚学系王邦维教授推荐●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6预估定价:36开本:32页数:196印刷:4色分类:旅游/旅游随笔isbn:8-7-115-28336-8●关键词印度旅行旅游佛教印度教●编辑推荐这里有神庙和寺院有19岁的年轻妈妈有狂野的节日和卖花的小伙子还是佛教的发源地两个学习印度古代与现代语言的年轻人在鹿野苑和菩提伽耶追寻佛陀遗风在西隆探访昔日的女儿国在桑奇欣赏千年前的药叉女在德里继续寻找他们心中的那片天竺神域●作者介绍:周利群、沈逸鸣皆为北京大学南亚学系学生,两人同时在印度留学,结伴同游天竺,一人利用印地语同当地人交流,一人则乘着时光机,往返古今,用梵语解读印度文化。在旅行途中,探索菩提树下的佛教文化,也体悟恒河水上的印度教文化。周利群、沈逸鸣作为2010~2011学年中印政府交换公派留学生在印度学习生活了一年,根据这段生活写成的文字发表在《光明日报》、《神州学人》等刊物上。●内容简介:书的两位作者以交流学生的身份赴印度访问学习,深度体验了印度的生活和文化。他们在书中的第一章全方位介绍了印度的经济、宗教、语言、美食,在第二章着重介绍了德里地区,并在第三章至第六章按中、东、西、南4条旅行线路介绍了他们的这次神秘旅程。●专业推荐他们以青年学子的眼光为我们揭示了不同于一般旅行者笔下的印度。我赞赏这部新著,愿更多读者能够由此而关注菩提树下曾经的历史,以及恒河水上层出不穷的未来。——著名历史语言学家、北京大学南亚学系教授段晴(季羡林学生)●读者对象:1.打算去印度旅行的人。有一定历史文化知识背景,打算去印度旅行的一般游客。2.即将赴印度学**学生。有机会到印度交流学**学生。3.对印度文化感兴趣的人。文化层次较高,对印度文化、西域学、梵语和印地语感兴趣,读过季羡林等学者专著的读者。4.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人。对佛教文化有一定认识,想了解佛教历史、源流的读者。●本书特色:●感受印度文化脉动书中既有对印度文化的考证,也有对印度普通人的人文关怀。作者通过梵语——这种天神的语言与印地语——现代印度人使用的语言,感受到了印度文化的玄妙,触摸到印度宗教的脉络。●深入印度非凡腹地作者不走普通游客的寻常路线,深入印度东南西北各处,上印度学校,与普通印度人面对面接触,以温暖的笔触记述了一次纯粹非凡的印度之旅。●著名学者作序推荐显示全部

奈保尔的印度游记 指的是《印度三部曲》?读过的人回答

《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新版)(印度三部曲之一)讲述的是奈保尔首次踏访印度-他父祖辈的家园。从孟买、德里、加尔各答,再到他外祖父的故乡,这个有着暖味身份的“异乡人”与“过客”,见到的是无处不在的贫困与丑陋,感受到的是震惊、愤怒、疏离、鄙夷与失落。春了一贯的冷嘲热讽与孤傲尖酸中,后殖民情境中的印度乱象是那么的令人无奈与绝望。这一年的印度之旅其实也是他企图探询自己的历史与身份认同的内心之旅,而他的收获却是看到:印度属于黑夜-一个已经死亡的世界,一段漫长的旅程。
他的叙述技巧极为卓越,一步步缓慢地揭露了印度与他的内心,读来具有无比的乐趣……有一种人,远离了家园,但是仔去比家乡的任何人更了解这个地方:奈保尔先生就是一个杰出的例子。
--------------------------------------------------------------------------------
作者简介
奈保尔爵士(sirvidiadharsurajprasadnaipaul,1932-),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32年出生于特里尼达岛上的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获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1953年取得学位后迁居伦敦,任职英国广播公司(bbc),1957年以《神秘按摩师》正式开始写作生涯。
奈保尔的作品小说和游记为主,两者均获高度评价。代表作有:《比斯瓦先生的房子》、《河湾》、《印度三部曲》等。
在成为诺贝尔奖得主之前,奈保尔已获无数荣誉,如英国最富声望的布克奖、毛姆小说奖、莱思纪念奖、霍桑登奖等。1993年,获颁第一届大卫·柯恩英国文学奖(davidcohenbritishliteratureaward),该奖旨在表扬“尚在人世的英国作家的一生成就”。
1990年,奈保尔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
--------------------------------------------------------------------------------
编辑推荐
《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中,作者的叙述技巧极为卓越,一步步缓慢地揭露了印度与他的内心,读来具有无比的乐趣……有一种人,远离了家园,但是仔去比家乡的任何人更了解这个地方:奈保尔先生就是一个杰出的例子。
--------------------------------------------------------------------------------
目录
印度之旅序曲:申请一些证件
第一部
第一章想像力停驻的地方
第二章阶级
第三章来自殖民地的人
第四章追求浪漫传奇的人
……

本文地址:http://www.xxbaike.com/lvyou/78127.html
本文标题:印度之旅|特殊学校的孩子-印度游记《菩提树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底部联系方式),一经查实立刻删除。